当第一缕晨雾攀上山脊时,我常握着一杯加勒比咖啡倚在露台围栏上。崖壁之下,大西洋与加勒比海在此交界,两股截然不同的蓝在半透明的波光中撕扯出漩涡状的纹路,而三百米外的山腰处,棉絮般的云层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向上升腾,仿佛要给隐现于林间的白色建筑群披上纱幔。
这是圣基茨岛西南角火山链的至高点。六年前开发商用激光测绘仪选中此处时,曾在图纸上画出十六道不同角度的虚线——为了确保每个房间清晨推窗能望见尼维斯峰的火山轮廓,午后茶歇时可欣赏圣乔治教堂的尖顶浸染霞光,而等最后一抹玫瑰金从天际线褪去后,所有浴室落地窗都恰好对准南十字星座的方位。
建筑体如水晶簇般嵌入山岩,通体覆盖的蓝藻玻璃随日照变换着通透度,晨间是剔透的琥珀色,正午则转为雾面珍珠白。设计师刻意保留了三株三百岁的南洋杉,其枝干穿透悬挑式客厅的镂空钢结构,叶片婆娑时会在地面投下类似水纹的光斑。最令人惊叹的是地下恒温酒窖——整面玄武岩墙壁都是当年火山喷发的真实遗迹,用手抚过那些冷却了八百年的熔岩褶皱时,指尖仍能感受到某种蛰伏的地热。
"这栋山顶之屋就像块棱镜,"管家杰奎琳替我续上姜汁气泡水时如是说,"每天会折射出十八种不同的光。"她说这话时,悬崖边的无边际泳池正泛着粼粼波光,而游隼群恰好掠过云层裂隙,在白色石灰岩墙壁投射出瞬息万变的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