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浪声若有似无地穿过展厅的白色拱门,马耳他本岛东岸的日光斜斜漫过石墙,在悬挂着巨幅照片的石灰岩壁投下几何状的光斑。这是瓦莱塔一座由十六世纪骑士团医院改造的艺术空间,潮湿的海风裹挟着明信片般饱和度极高的蓝色,凝固在展厅中央那帧占据整面墙体的航拍作品里——戈佐岛沿岸的岩石被侵蚀成蜂窝状的肌理,浪涛在漫长的地质岁月中雕琢出深浅不一的裂缝,宛若大地的掌纹。
十五位参展摄影师的镜头构建出多重时间纬度。来自马耳他本土的玛蒂娜·卡米勒里用银盐胶片记录三姐妹城晨昏交替的光影,暗房中显影的古老碉堡轮廓逐渐溶解于现代游轮的雾笛声中。意大利摄影师弗朗切斯科的系列作品《盐与光》聚焦于戈佐岛传统盐田,取景框切割出层层叠叠的方形结晶池,穿着橘色防水服的工人弯腰劳作的身影,恰与远处巴洛克教堂的金色圆顶构成奇妙的视觉对位。
策展人特意将三组黑白作品陈列在骑士团医院原有的拱顶回廊。褪色的科林斯柱间,法国摄影师伊莎贝尔用长曝光拍摄的姆迪纳古城幻化成幽灵剧场,中世纪石巷在月华中漂浮,唯有虚化的当代游客裙裫揭示着时间层次。走廊尽头的暗室里,全息投影装置正在循环播放马耳他水下考古纪录片片段,公元前七世纪的腓尼基双耳陶罐与二十一世纪潜水员的脚蹼共享同一片海底光谱。
最令我驻足的是一组金属蓝晒法作品,马耳他艺术家将二战时期遗留的铝制船舶残片浸入感光溶液,拓印船体锈蚀处的纹路在阳光下显现出血管般的蓝色网络。这些悬浮在亚克力板中的抽象图案,与展厅外真实停泊在马尔萨什洛克港的彩色鲁佐船形成互文——现实的渔船漆着马耳他十字,浪花飞溅的甲板堆满章鱼罐笼;影像中的残骸却早已剥离具体形态,唯余金属与时间化合而成的靛蓝沉淀。
当暮色浸染瓦莱塔的蜂蜜色城墙,展厅东翼忽然亮起装置艺术的光束。三百六十张拍摄于不同年份的“马耳他之窗”照片被转换成LED灯箱,铸铁护栏、珐琅把手与彩色玻璃窗的局部,在二进制编码中组合成流动的巴洛克万花筒。虚实交错的影像经纬里,我忽然看清这个地中海枢纽的隐喻:正如所有杰出的摄影作品,马耳他从来不是被定格的客体,而是永续显影的底片,在咸涩的海风中不断曝光着历史与当下的叠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