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薄雾还未从岳麓山脊褪去,三十名皮肤黝黑的运动员已在绿茵场上列队。他们脚踝绑着贝壳制成的护身符,随着教练用比斯拉马语喊出的口号,整齐划一地踢出带着太平洋韵律的侧踢。来自南纬17度的瓦努阿图卡瓦克拳选手,正将热带海风糅入中国武术的发源地,汗水滴落的瞬间,湿润了长沙七月干燥的晨光。
这些带着火山灰淬炼体魄的运动员,行李箱里除了训练装备,还塞满了椰壳制成的护膝、塔纳岛红土调制的消炎膏。他们在器械训练间隙,会用龟甲制成的响板敲击出传统节奏,引得本地武术学员不自觉跟着跺脚。训练馆的玻璃幕墙外,岳麓书院飞檐上的嘲风兽与瓦国图腾中的鲨鱼神隔空对视,见证着南拳与卡瓦克拳在对抗中迸发的奇妙共鸣。
集训第三周突降暴雨,来自珊瑚礁岛屿的运动员首次遭遇大陆性气候的滂沱。教练组紧急调整方案,将泥地搏击课程改为太极推手研习。当瓦国选手布满老茧的手掌触碰到中国教练绵柔的力道时,有人忽然笑出声:"这就像我们驾独木舟时感知的海流!"翻译器尚未转述完毕,双方已然在雨打芭蕉声中达成了武学理解的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