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刚刚攀上椰树的枝桠,咸湿的海风便裹挟着市集的喧闹声,穿过瓦努阿图首都维拉港歪歪斜斜的街道。这里的店铺没有霓虹招牌的招摇,也不见玻璃橱窗的精致展示,生锈的铁皮屋檐下,木板拼接的货架上层层叠叠堆着编织篮里的热带水果,黄澄澄的芒果与深紫色诺丽果滚作一团,空气里甜腻的果香与隔壁鱼摊飘来的咸腥悄然纠缠。
沿着珊瑚碎石铺就的小路漫行,传统草屋与现代水泥房犬牙交错的店铺群落,藏着这个南太平洋岛国的双重脉络。转角处白发老者支起的手工木雕摊位上,塔纳岛火山图腾与圣灵雕像在刨花堆里沉默对视;而几步之外的生态咖啡馆里,法国老板娘正将当地有机咖啡豆装进再生纸袋,标签上赫然印着欧盟认证标志。货轮三十年才带来的文明,与千年不熄的火山灰滋养的文化,在这些斑驳的货架间发生着奇妙的化学反应。
午后闷热的空气凝滞时,海滨的手工皂作坊总会传出清亮的笑语。皮肤黝黑的老板娘丽莎正教游客用香草荚和椰子油制作土法肥皂,她手腕上的贝壳手链叮当作响,讲起祖父那辈用棕榈叶包裹皂团的往事,眼神比橱窗里蜜蜡色的皂块还要温润。而在镇子另一头的杂货铺,留着雷鬼头的店主约瑟夫会放下正在编织的藤筐,从吊脚楼深处翻出珍藏的卡瓦胡椒根,将这片土地的神秘力量,化作陶钵里一圈圈被捣碎的乳白色漩涡。
当暮色将铁皮屋顶染成金红,那些白天看似散漫的店铺突然活跃成社交剧场。家庭小卖部门口的塑料椅上,几个男人传饮着绿椰子的身影,与隔壁德国人开的冲浪用品店里播放的摇滚乐形成古怪的和弦。孩童赤脚奔过店铺间晾晒的渔网,笑声惊起梁柱上打盹的燕鸥,翅膀扇动的气流掀起某间工艺坊门帘,露出半截正在打磨的独木舟船桨——这桨叶终将成为游客客厅的装饰,却在此时,仍带着祖先穿越星海的记忆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