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日本社会面临着少子老龄化加速、劳动力缺口扩大等多重挑战,传统上对移民持保守态度的日本政府逐步调整政策,试图通过引进外国人才缓解社会压力。根据日本出入国在留管理厅2023年公布的数据,截至2022年底,在日居留外国人总数达到307.5万人,连续七年刷新历史纪录,较2012年的203万增长超50%。这一数字在日本总人口中占比约为2.5%,虽远低于欧美国家,但对于单一民族意识根深蒂固的日本而言,已是社会结构转型的重要信号。
从移民构成来看,技能实习生、留学生和技术人才成为主要群体。其中,日本2019年设立的"特定技能"签证制度实施四年间已吸纳超过15万外籍劳动者,主要在农业、护理、建筑等严重缺人的行业工作。中国、越南、菲律宾籍劳动者占据在日就业外国人总数的前三名,仅越南籍劳动者就较五年前增长78%,体现出东南亚国家逐渐成为日本劳动力市场的关键补充源。值得注意的是,高端人才引进也呈现增长趋势,2023年"高度专门职"签证持有者突破5万人,显示日本对国际化专业人才的争夺开始提速。
在政策松动的表象下,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日本法律至今未正式承认"移民"概念,外籍劳动者多被定位为"临时性劳动力",平均在留期限仅3.3年,导致人才流失率居高不下。语言障碍、文化差异引发的社会摩擦频发,2022年外籍劳动者权益投诉案件较十年前增加四倍,暴露制度配套的滞后性。随着在日外国人突破300万关口,如何从"人口补充"转向"社会融合",正考验着日本的包容性与制度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