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的夏天总是黏糊糊的,空气里浮动着桂花香和溽热交织的潮气。42岁的王慧站在阳台上给刚浇完水的三角梅擦叶子,忽然瞥见楼下搬家公司正在装运邻居的家具。这是她住进这个老小区七年来送走的第四户人家,防盗门开合时飘进来几句零碎的对话,混着马耳他使馆电话里标准的中英文交替提示音。她转身望向客厅墙上的世界地图,地中海中央那个红色图钉标记的小点,正透过晨间的薄雾与咸宁重叠出微妙的透视效果。
三年前参加家长会时的场景突然涌入记忆。女儿璐璐的班主任拿着全年级唯一未报课外班的名单找她谈话,"孩子口语薄弱会拖累升学率"的评价在狭小的办公室里回荡。那天晚上,她在搜索引擎键入"英语国家移民"时,马耳他带着蓝天碧海的照片跳出来,这个曾在教科书上被称为"地中海心脏"的岛国,人均GDP标注着醒目的$33,000。如今她还能清晰复述出移民顾问那句话:"永居卡批下来那天,您女儿就能在瓦莱塔街头的书报亭买到剑桥原版教材。"
办理MRVP计划的过程比预想中更具魔幻现实主义色彩。咸宁公证处的中央空调总在关键时候罢工,地中海律师的邮件总在国内深夜两点送达,税务师视频会议背景里时不时传来马耳他教堂的钟声。去年深秋全家飞往瓦莱塔录指纹时,圣约翰大教堂的金色穹顶下,中国北方口音的导游正用扩音器讲解骑士团历史,不远处戴头巾的穆斯林妇女推着婴儿车从百年药房门前经过,某个瞬间她恍惚看见咸宁老宅院里晾晒的腊肠,正悬挂在马耳他海风咸涩的韵律里微微摇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