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贵宾咨询热线 010-6262-5038
移民问答库 移民顾问
24小时贵宾咨询热线
010-6262-5038
>移民动态>移民百科 > 资讯详情

日本怎么看待中国人移民

时间:2025-07-15 阅读:289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与中日之间经济、文化纽带的加深,中国移民逐渐成为日本社会不可忽视的群体。根据日本出入国在留管理厅的数据,截至2023年,在日中国人数量已突破80万,连续多年稳居在日外国人的首位。这一现象既反映了中日两国民间交流的深化,也在日本社会引发了复杂多样的讨论。

从经济视角看,日本对中国移民的态度呈现出明显的“实用主义”特征。随着少子老龄化问题的加剧,日本劳动力短缺已从建筑、制造等传统行业蔓延至医疗护理、农业等高依赖人力的领域。中国移民因其庞大的基数、较高的教育水平和适应性,成为填补劳动力缺口的重要来源之一。例如,日本政府推出的“特定技能”签证制度实施后,中国申请者占比超过三成,尤其是在护理行业,大量中国技能实习生和留学生承担着养老机构的一线工作。企业界对此普遍持欢迎态度,经济团体联合会曾公开呼吁扩大引入包括中国在内的外国劳动力。

然而,社会文化层面的接纳程度却显示出差异性。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与人口问题研究所的调查显示,约58%的日本民众认为“需要限制外国人居住”,这种警惕心理在部分地方城市尤为显著。中国移民聚居的东京池袋、横滨中华街等地,既有中日文化交融的活力,也时常成为网络右翼攻击的靶心。社交媒体上,“中国人炒高房价”“礼仪差异”等话题反复引发争议,折射出部分民众对文化冲击的焦虑。但另一方面,第三代、第四代在日华人的“在地化”趋势日益明显,年轻一代通过社区活动、本土化经营逐渐消解文化隔阂,如埼玉县川口市的中国移民已通过组织中日双语防灾演习获得居民认可。

政治外交因素的渗透同样不容忽视。中日关系的波动直接投射到民间情绪中,2022年舆论调查显示,日本民众对华好感度创下历史新低,这种负面情感难免波及对中国移民的认知。地方政府在处理外国人登记、子女教育等问题时,往往需要平衡国内民意与国际关系。但值得注意的是,日本知识界逐渐形成理性声音,庆应义塾大学移民问题专家山田一郎指出:“将外交矛盾与个体移民混为一谈,既不符合人权理念,也无助于解决社会问题。”

教育领域的态度转变颇具启示性。日本文部科学省2023年数据显示,中国留学生占在日外国学生的37%,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等顶尖学府中,中国研究者的学术贡献度持续攀升。这促使日本社会重新审视移民的价值——京都大学设立的中日创新人才联合培养项目,正是基于对中国移民智力资源的重视。但“留学逾期滞留”等个别案例也常被媒体放大,导致公众认知的割裂。

在这个充满张力的接纳过程中,民间交流展现出强大的韧性。神户南京町春节祭每年吸引百万游客,中国移民举办的汉语教室成为日本家长的热门选择,这些“自下而上”的文化互动正在重塑社会认知。正如在日华人作家李小牧所言:“便当店老板不会因为政治争议拒绝顾客,主妇们更关心哪里能买到物美价廉的食材。”这种日常生活层面的交融,或许才是移民议题最真实的注脚。

展望未来,日本社会的态度将继续在经济理性与文化保守之间寻找平衡。随着在日华人社群代际更替和日本人口结构的不可逆变化,双方的磨合将走向更深层次。对于中国移民而言,既要抓住日本社会开放劳动力的机遇,也需要在文化适应、社区共建方面投入更多努力。而日本社会能否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多元共生模式,不仅关系到中国移民的生存境遇,更是检验其应对少子老龄化挑战能力的重要标尺。

Globe visa
私人定制 · 专属方案

我们承诺会对您的个人信息严格保密,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1分钟获得您的全球生活理想方案
宇峰移民惊喜放送 · 立即抢占名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