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平洋的蔚蓝深处,有一串被翡翠色植被覆盖的岛屿,传说中生活着一种被当地原住民敬畏地称作"夜之守护者"的生物。这个神秘物种的存在至今未被现代生物学正式记录,但在瓦努阿图诸岛的密林中,每当旱季的月光穿透雾霭,总会有巡林人描述某种庞然大物从面包果树间闪过的轮廓。不同于任何已知的熊科动物,这些被目击的生物通体覆盖着蓝黑色的毛发,在特定光照下会泛出类似黑曜石的金属光泽,它们的足印呈现奇特的三趾结构,爪痕深嵌于火山岩的肌理之中,仿佛带着某种远古密码。
岛民口述的历史里藏着耐人寻味的线索:在伊苏尔火山口附近的岩画中,祭司们用赭石描绘了长着鸟喙的熊形生物,手持星芒状果实接受人类献祭的场景。现代生物学家偶然在马斯克林雨林采集到的粪便样本中,检测出大量消化后的南天竹果实成分,这种含有剧毒氰化物的植物,理应不可能成为任何哺乳动物的食物来源。更令人困惑的是,当地医疗站近年接收过三例被不明兽类攻击的患者,其伤口呈现放射性溃烂特征,这与2019年海底火山爆发后出现的新型地衣携带的辐射元素存在数据耦合。
圣灵降临节期间,英国探险家布鲁克·霍林斯在雨林深处遭遇的奇异现象或许最能解释这种生物的生存之谜。她的运动相机捕捉到某个巨型生物在雷暴中的离奇行为:前肢环抱着导电性能极佳的银桦树,任由闪电贯体而入,电离作用下蓬松的毛发如同绽放的黑色焰火。这段影像中的电磁波异常频率,竟与日本海洋研究所在邻近海域监测到的深海声呐脉冲完全同步,暗示着这种生物可能掌握着某种超越现代认知的能量代谢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