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移民热门国家中,"购房换身份"的政策并不罕见。地中海沿岸的希腊、葡萄牙,东南亚的马来西亚,加勒比海地区的圣基茨和尼维斯,都将房产投资与移民资格直接挂钩。这种政策导向使得不少有意向移民加拿大的申请人也产生了疑问:是否在加拿大购置房产就能获得移民身份?这个问题的答案需要从加拿大移民法律体系与现实案例中寻找。
加拿大联邦及省级移民政策中,从未将购置房产作为移民申请的必备条件或快速通道。联邦快速通道(EE)评分系统主要关注申请人的年龄、学历、语言能力与工作经验;省提名计划虽然存在投资类移民项目,但要求申请人参与实体经营而非单纯购置住宅物业。以备受关注的魁北克投资移民为例,该项目虽要求申请人证明合法来源的净资产,但资金用途仅限于政府指定基金,与购房行为无直接关联。即便是允许购买商业地产的某些省提名企业家移民项目,也严格要求申请人提交详细的商业计划书并实际参与企业运营。
部分移民中介宣传的"买房移民"案例,实际上存在偷换概念的嫌疑。常见操作模式是建议申请人通过购买农场、酒庄等商业物业,包装成农业投资或商业投资移民项目。这种操作存在多重风险:一是商业地产的运营需符合移民局的审核标准,单纯的房产持有并不能满足创业要求;二是加拿大对农业投资有严格监管,外籍人士购买农地需经复杂审批程序;三是移民局近年来加大了对虚假创业项目的审查力度,已出现多起因商业计划未落实而被取消永居资格的案例。
对于真正希望通过在加拿大购置房产来实现家庭定居计划的申请人,合理的路径应该分三步走:根据个人条件选择适合的技术移民或投资移民项目,获得永久居民身份;其次在登陆后利用新移民优惠政策申请购房贷款;最后完成置业安家流程。加拿大各大商业银行对新移民购房贷款普遍给予优惠政策,通常只需35%的首付比例,且无需提供本地收入证明。值得注意的是,外籍人士虽可在加拿大自由购买房产,但需要缴纳25%的非居民购房税,且在一些热门区域受到购房限制。
近年来加拿大房地产市场出现区域性过热现象,联邦政府已开始关注外资购房对本地住房市场的影响。2023年出台的《非加拿大居民购房禁令》虽然设置了多项豁免条款,但释放出政策收紧的信号。对于将购房作为移民前置条件的申请人,更需警惕其中的法律风险。近期曝光的某华人律师楼虚构购房移民项目案,导致数十名申请人损失首付款的案件,正是这种认知偏差引发的典型后果。
专业移民顾问建议:有意在加拿大定居的申请人,应当将移民规划与置业计划分开处理。先通过合法移民通道取得身份,再根据家庭实际需求进行房产购置。加拿大移民部官网定期更新的移民项目指南,以及各省经济发展部门发布的商业移民细则,是最权威的政策信息来源。对于市场上出现的各类"购房移民"方案,务必保持警惕并寻求持牌移民顾问的专业意见,避免陷入财产与身份双重损失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