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海心脏地带的马耳他群岛始终保持着文化十字路口的特质,当新移民拎着炒锅踏上这片石灰岩岛屿时,地中海饮食版图上悄然裂开一道东方缝隙。在这个国土面积仅有三分之二个新加坡大小的岛国,中式炒菜的烟火气正从圣保罗湾的渔港码头飘向姆迪纳古城墙根,混着橄榄油香气的中餐酱汁在砂锅里滋滋作响。
沿着首都瓦莱塔的台阶式街道漫步,青花瓷纹样的灯笼会在转角处突然撞入视线。这些点缀着中国元素的小馆多数以家庭为单位运营,后厨里掌勺的多是九十年代从浙江青田远渡重洋的第一代移民。他们最初用生姜遮掩海鲜腥气的改良尝试,意外创造出独具地中海特色的"马耳他左宗棠蟹"——将当地特产蜘蛛蟹裹上酸甜酱汁,撒几片岛上特产的刺山柑增添咸鲜。
在圣朱利安斯的酒吧区,挂着"四川火锅"霓虹灯牌的餐厅里,金发碧眼的年轻人正对着冒泡的鸳鸯锅自拍。红油汤底漂浮的马耳他灯笼椒与郫县豆瓣激烈碰撞,搭配本地Kinnie气泡橘汁调制的"地中海莫吉托",成为社交平台上的新晋网红吃法。四年前还只有零星食客的中餐馆,如今周末需要提前三天预约。
但真正见证文化交融深度的,是戈佐岛农贸市场角落里的饺子摊。头戴遮阳巾的马尔他老太太用制作ftira面包的手法制剂子,包入岛上特有的羊奶酪和薄荷叶,蒸笼里升腾的热气模糊了地中海与东方的饮食边界。这些售价两欧元五个的"戈佐饺子",既出现在中国留学生的年夜饭餐桌上,也成为当地渔民出海携带的干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