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穿透稀薄的云层,洒向镶嵌在南太平洋上的翡翠群岛。当旅行者的镜头定格在瓦努阿图澄澈的海水与火山地貌时,另一群人在世界银行的数据库里反复比对着这个国家的经济指标——他们手中紧握着外汇汇款凭证,电脑屏幕上闪动着《公民身份计划投资法案》的英文条款。自2017年正式升级为捐赠型投资移民项目以来,瓦努阿图身份规划计划(VanuatuDevelopmentSupportProgram,简称VSP)就像岛上雨季的风暴潮,在环球资本流动的汪洋中掀起阵阵漩涡。
这个仅有30万人口的小国深谙"弹性生存"之道。当椰林树影间的度假酒店因全球疫情陷入沉寂,财政部却借由护照签发量的指数级增长平衡了23%的财政赤字。12.8万美元的捐赠门槛,4-6周的极速审批周期,以及对离岸收入免税的承诺,构成了一张精心设计的经济安全网。香港中环的私人银行办公室里,中介机构播放的PPT上标注着醒目的对比数据:相较于加勒比地区同类项目,这里没有移民监,不要求语言测试,更无需解释资金来源。
但伦敦金融城的反洗钱专家正在放大卫星地图上的异常轨迹。某位东欧富商通过VSP获取护照后,其控股的离岸公司突然增加了与非洲矿业相关的跨境结算;另一起案例中,三个不同国籍的申请人共用着维拉港某栋办公楼里的同一个地址。OECD连续三年将瓦努阿图列入税务灰名单,欧盟议会则威胁要撤销其护照免签待遇——这些压力最终迫使该国在2023年新规中增加了第三方背景调查条款,当香港某家族办公室因此被拒签时,金钟道的玻璃幕墙后传出文件散落一地的声响。
火山熔岩在海水中冷却形成的黑沙滩上,至今留着殖民时期的残垣断壁。眼下这场没有硝烟的身份争夺战,或许正在重塑全球化时代的主权定义。当太平洋岛国论坛的抗议声浪撞击着议会大厦,财政部官员低头清点着刚刚到账的信托基金——那笔钱即将变成某个偏远岛屿的淡水净化厂,而五千公里外的某个私人飞机舱内,崭新的瓦国护照正被小心收进鳄鱼皮夹,等待穿越下一道边境线时的清脆叩击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