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还未亮透,海风裹着咸涩的湿意漫过三面环海的岬角,巷尾石墙上斑驳的十字徽章浸润在灰蓝的天光里。我踩着四百年前圣约翰骑士团修筑的石板路走进扎巴镇(Żabbar),晨雾中的村庄正在苏醒,某户庭院溢出新鲜出炉的“马耳他面包”的焦香,混杂着教堂门前忍冬花的清冽气息。
这座马耳他东南部的村庄常被旅人忽略,但门楣上密集的黄铜门扣无声诉说着特殊的历史——奥斯曼帝国侵袭时期,每户被迫上缴一枚门环铸造大炮,如今这些复刻的漩涡纹饰仍蜷缩在石头房屋的阴影里。拐过圣雅各伯教堂的巴洛克式穹顶,铁匠作坊传来叮当脆响,家族六代传承的匠人在锻造“加利亚”(Galleija),这种形似蝴蝶的船锚曾是地中海商船的护身符。碎金般的阳光这时攀上石头十字架顶端,露天市集蓦然喧闹起来,戴头巾的老妇掀开柳条篮上的蓝格纹布,露出沾着露水的仙人掌果。
巷子深处突然传来风琴声,循着乐音推开虚掩的木门,八十五岁的玛丽亚正在用茜草汁浸染蕾丝。她膝头的蕾丝梭子穿梭如飞,针脚间竟编织出十六世纪医院骑士团的八角十字纹样。“我们这儿家家都有活着的记忆。”老人举起泛黄的图案本,羊皮纸上留着十八世纪瘟疫时期隔离区的祈祷文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