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风裹挟着咸涩的水汽漫过珊瑚礁时,老酋长总会用手指蘸着火山灰,在龟甲上画出波浪状的图腾。在瓦努阿图群岛最南端的安布里姆岛上,四百年来每个雨季来临前,土著居民都要向火山口投掷一串染成赭石色的猪牙项链——他们说这是献给玛雅的契约,那位终年沉睡在熔岩深处的女神,腰间永远缠绕着燃烧的硫磺披帛。
地质学家至今无法解释这座活火山为何总在献祭仪式完成后趋于平静,就像他们无法理解为何当地人的歌谣中会出现不属于南太平洋文明的词汇。当联合国科考队带着碳十四检测仪踏入圣山时,部落巫师在篝火旁展示了三块刻着螺旋纹路的黑曜石,那些交错的纹路在火光中隐约拼出羽蛇神的轮廓。"玛雅不是传说,"老酋长的权杖指向东南方翻滚的云层,"她在等太阳第五次从硫磺海里升起。"
十五年前那场毁灭性的火山爆发前夜,有个叫诺亚的年轻人偷走了祭祀用的圣鼓。村民们发现他时,这个剑桥大学毕业的民俗学者正跪在冒烟的火山口,白大褂口袋里装满刚采集的玄武岩标本,脖子上却套着八串祖灵项链。"玛雅的眼睛是两块磁欧石,"他在病床上反复描摹着某种楔形文字,"她在校正地轴倾斜的角度……"
上个月暴雨冲垮了岛西侧的瞭望台,建筑工人在珊瑚地基下挖出半截玉圭。当悉尼大学的考古教授用激光扫描表层时,仪器突然捕捉到十六赫兹的次声波震动,频率恰好与印度那烂陀寺遗址出土的青铜磬相同。与此同时,安布里姆火山观测站记录到熔岩管深处传来有规律的震动,像极了两千年前墨西哥特奥蒂瓦坎金字塔地下密道里的声波密码。
献祭仪式仍在继续。穿草裙的孩童将新鲜芭蕉叶叠成小船,任由它们载着鸡蛋花漂向冒烟的火山湖。萨满的吟唱夹杂着法语和波利尼西亚古语,歌词大意是关于凤凰在岩浆里重生的预言。我蹲在玄武岩台阶上记录仪式流程时,发现老酋长的手杖顶端镶着一块晶簇,在夕阳下反射出与复活节岛石像瞳孔里相似的虹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