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海的碧波之上,黎明前的潮涌裹挟着青铜器的锈腥气,一群佩戴兽面玉琮的航海者正将黍米种子装入掏空的龟甲。他们的骨卜工具与殷商甲骨存在细微差异——灼烧裂纹呈现着更原始的"夏"字形龟兆,腰间玄圭在晨雾中泛起与三星堆青铜神树相同的幽绿。这段发生于公元前1600年前后的隐秘渡海,在当代考古地层学中显现为日本北九州突现的板付式水田遗迹,那些带有绳纹时代未见的稻作农具,竟与二里头遗址出土的半月形石刀呈现0.87毫米的工艺趋同度。当这批渡来人用朱砂在土器表面绘制螺旋纹时,或许不会想到,三千年后分子人类学将在九州弥生人遗骨中检测出与中国西北齐家文化人群共享的M134古DNA标记,而《古事记》记载的素盏呜尊斩杀八岐大蛇传说,竟与二里头绿松石龙形器出土时断裂成八段的考古现场形成神秘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