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瓦努阿图群岛最南端的塔纳岛上,晨雾尚未完全散去时,那棵榕树的轮廓就已刺破朦胧的天际线。它盘踞在火山灰堆积而成的山坡上,气生根如垂落的巨蟒钻入赤红土壤,又在十丈开外破土而出,化作新的树干,周而复始地织就了一座活的宫殿。岛民称它为“纳威尼维”,在比斯拉马语中意为“脐带”——连接生死、贯通天地的血脉,让每一位赤足踏上树根褶皱的旅人,都能从足底传来跨越七百年的震颤。
树冠投下的阴影覆盖了半个村落,树皮褶皱里嵌着历代酋长埋下的猪颌骨,雨季来临时,雨水冲刷出贝壳项链的残片与殖民时期铜币的绿锈。当地向导压低嗓音讲述传说:每当月圆之夜,根系深处会传来战鼓的闷响,那是被大树吞噬的英灵仍在为守护圣地而战。孩童的嬉闹声忽远忽近,几个黝黑的身影正灵巧地攀上枝桠,他们悬在二十米高的板状根上摇晃,仿佛悬挂在时光的裂缝之中——现代文明的卫星信号在此地总带着杂音,但纳威尼维叶片摩擦的沙响,永远清晰如先祖的耳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