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瀚的南太平洋上,一串由83座岛屿串联而成的翡翠色项链镶嵌于蔚蓝之中,潮水日复一日拍打着珊瑚礁勾勒的轮廓,火山云雾在森林覆盖的山巅盘旋,这里是被称作“永恒夏日之地”的瓦努阿图。当双脚踏上这片土地,混合着海盐气息的暖风挟裹着面包果的甜香扑面而来,棕榈叶编织的茅草屋间传来节奏鲜明的鼓点,皮肤黝黑的岛民将红色木槿花别在耳后,笑着用比斯拉马语说:“欢迎来到我们的世界尽头。”
作为地球上最后迎接新年的国度,瓦努阿图的时空仿佛被施加了奇异的魔法。在塔纳岛上,亚苏尔火山永不休眠的熔岩湖夜夜绽放金红色烈焰,原始部落的长者仍用火山灰在年轻躯体上绘制神圣图腾;而在维拉港的现代码头,法式长棍面包的香气又与独木舟捕捞的蓝鳍金枪鱼发生着奇妙碰撞。这个1980年才脱离英法共管的新生国家,像被潮水冲上岸的漂流瓶,封存着八千年前南岛民族扬帆远航的勇气,也倒映着殖民时代的风云际会。
当暮色浸透马塔王酋长国的榕树圣坛,身披香蕉纤维的舞者开始用足跟撞击大地。被称为“纳戈尔”的男人们将竹管插入土地,用震动大地的共鸣声模仿先祖与神灵的对话,女人们腰间的拉菲草流苏随着“克利克利舞”旋转成彩虹般的弧线。这种被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舞蹈,每个肢体动作都在复现捕鱼、农耕的生命循环,而圣山脚下由火山岩堆砌的“纳马图”祭祀遗址,仍在等待考古学家破译那些刻在巨石上的远古密码。
潜入被阳光穿透的香槟海滩,会发现这个国度的瑰丽不仅在地表。蓝洞中游弋的玳瑁龟身侧漂浮着火山温泉的气泡,海底邮局斑驳的铜制邮筒仍在接收用防水墨水写就的情书,而在彭特科斯特岛陡峭的山崖间,每年春天仍有勇士将藤蔓系于脚踝,从三十米高的木塔纵身跃下——这项诞生于1500年前的“陆地蹦极”,最初是为验证少年是否具备成年的勇气,如今飞溅的尘土与翻卷的藤蔓却构成了令世界屏息的生死浪漫。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幸福指数报告中,这个GDP仅8.7亿美元的国家始终位列前茅。或许幸福的真谛就藏在伊甸园般的火山土壤里:当每个村落依旧遵循着“纳卡马勒”传统互惠制度,当手持智能手机的孩童仍会在潮汐退去时奔向闪着珠光的滩涂拾贝,当全岛居民用三个月时间共同筹备一场婚礼盛宴——这种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社群的热忱,让瓦努阿图在气候变化的惊涛骇浪中,始终保持着令世界着迷的纯粹与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