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初现时,加勒比海的风裹挟着咸湿的空气扑面而来,圣基茨的轮廓在云雾中若隐若现。飞机即将降落的瞬间,机舱内一阵轻微的骚动——有人低声念叨着“税单终于不用再头疼了”,有人反复摩挲着手中崭新的深蓝色护照,更多的则是像我这样的新移民,脸颊紧贴着舷窗,试图在热带骄阳下辨认这座33公里长的小岛上是否真能找到理想生活的注脚。
棕榈树掩映的移民局窗口后,工作人员接过我的投资证明时突然笑出声:“今天第十三个中国人!”玻璃上的水雾凝结成珠,模糊了墙面上用克里奥尔语书写的欢迎标语。他的圆珠笔在文件堆里熟练穿梭,印章落下的闷响仿佛打开了一扇平行时空的门——三个小时前我还在纽约地铁里用围巾过滤PM2.5,此刻指尖已触到圣基茨海关章残留的油墨温度。
沿着巴斯泰尔湾散步,游轮码头的珍珠白游艇与渔船比邻而泊。穿碎花裙的菜贩塞给我一把芒果干:“不买没关系,你们中国人都爱买房。”她说的不错,岛北宛如巨型工地,中文施工牌在红树林边缘星罗棋布,钢筋混凝土正啃食着甘蔗种植园的遗迹。但转角遇见的海浪依旧澄澈,当地小孩从码头纵身跃入水中的抛物线,划破了投资移民顾问PPT上那个被过度美化的乌托邦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