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渺的南太平洋上,瓦努阿图如一串翡翠点缀于蔚蓝之中,这个由83个岛屿组成的群岛国家,被赋予了独特的热带海洋性气候密码。年均气温稳定在25至28摄氏度之间,昼夜温差不足5度,海风常年裹挟着湿润的水汽掠过椰林与火山,编织出这片土地恒温恒湿的生命网络。雨季从11月持续至次年4月,西北季风带来日均200毫米以上的丰沛降水,让主岛埃法特的丛林在闷热中蒸腾出肉眼可见的水雾;而5月至10月的东南信风则携着凉爽干燥的空气,将湿度降至70%以下,此时维拉港码头桅杆林立,国际游轮穿梭于密克罗尼西亚与波利尼西亚文化圈之间,见证着旅游黄金期的到来。
这座“飓风走廊”上的国度,每年平均直面2.3次三级以上热带气旋的洗礼。2015年超强气旋帕姆以时速320公里的狂风掀翻首都90%的房屋,却也在灾难中凸显出岛民“纳卡拉”传统——用编织棕榈叶修复家园的智慧,诠释着人类与气候博弈的古老哲学。珊瑚礁监测数据显示,受海洋升温影响,圣埃斯皮里图岛周边礁体白化率五年间激增47%,迫使当地渔民将祖传的捕鱼格言“满月后第七天下网”改为跟随洋流监测浮标作业。
当全球海平面以年均3.6毫米速度侵蚀马勒库拉岛的砂质海岸时,瓦努阿图在联合国气候大会上掷地有声的提案,使其成为首个立法要求化石燃料巨头承担气候损失的国家。雨季延长的趋势让塔纳岛的卡瓦胡椒种植者开始采用云雾收集系统,这些悬挂在榕树间的蛛网状装置,既承接天赐之水,又成为新一代生态旅游的独特景观。在这个即将被载入世界气候变迁史册的岛国,每阵挟雨的热风都在书写生存的启示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