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加拿大在全球移民政策频繁收紧的背景下逆势而行,以更开放的姿态迎接新移民,成为国际移民领域的焦点。这一年,加拿大联邦政府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不仅大幅提升移民配额,更通过精细化调整筛选机制,构建起多层次、多导向的移民体系,展现出通过移民驱动经济增长、缓解人口压力的战略决心。
经济类移民的深度改革
经济类移民体系迎来系统性优化,联邦快速通道(ExpressEntry)评分标准增加法语能力、加拿大亲属等加分项,精准锁定具备高适应能力的申请人。省提名计划(PNP)配额同比激增12%,安大略省等技术人才密集地区推出“优才优先类”定向邀请,有效缓解地方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短缺。引人注目的是,联邦政府首次为技工类申请人开通专属邀请通道,建筑、机械等领域的技术工人获得快速移民通道,体现加拿大对实体产业基础岗位的高度重视。
区域试点项目的创新探索
大西洋四省试点计划(AIPP)经过一年试运行后实现政策升级,雇主资质认证流程压缩40%,健康护理、海洋产业等关键领域申请人享受加速审理。针对中西部人口空心化问题,联邦与曼尼托巴、萨省等省份联合推出乡村及北部地区移民试点(RNIP),采用“地域绑定+雇主担保”模式,要求申请人承诺定居偏远地区满三年,成功引导新移民向非中心城市梯度分布。
家庭团聚政策的人性化调整
家庭团聚类移民配额提升至8.6万人,创十年新高。父母及祖父母家庭团聚申请引入预登记抽签系统,全年分三轮放出发放2.7万份邀请,较传统“抢名额”模式显著提升公平性。值得注意的是,联邦法院在该年度对配偶团聚案作出重要裁决,明确要求移民官不得对“非传统婚姻关系”申请人进行文化偏见性审查,这一判例强化了加拿大移民系统的包容性特征。
难民保护机制的扩容升级
面对全球难民危机,加拿大将人道主义类移民配额提升至18%,其中叙利亚难民安置计划投入4.2亿加元专项资金。政府创新性启用“社区担保难民计划”,允许民间组织直接参与难民安置,多伦多难民救助联盟等机构全年成功担保4700名难民融入社区。移民部同步加强边境安全管控,对非常规入境者实施“安全第三国”审查,在开放与秩序间寻求政策平衡点。
这些政策调整产生显著效益:加拿大当年吸纳新移民32.1万人,贡献了80%的人口增长,技术移民在西部能源产业就业率达91%,大西洋省份人口外流趋势首次得到遏制。但挑战依然存在,省提名处理周期延长至18个月,边远地区新移民的二次迁移率超过35%,显示政策执行层面仍需持续优化。2018年移民改革作为加拿大“人才红利战略”的关键落子,不仅重塑了国家人口结构,更为后续推出的“百万移民计划”奠定了制度基础,彰显出移民政策在国家发展中的核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