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五点,东京浅草市场的鱼贩还在卸货,山崎隆司已将最后一片金枪鱼刺身摆进巴黎十六区日料店的冷藏柜。金属台面倒映着法语标牌的光晕,他习惯性伸手扶正胸前的银杏叶胸针——这是三年前离开筑地市场时,师傅别在他厨师服上的饯别礼。发霉的木刀柄还在行李箱底层发潮,却总比不上面包房飘来的黄油味更让他鼻腔发痒。
这种矛盾感在京都老牌料亭做了十二年板前,突然决定移民的山崎始料未及。每当有熟客抱怨他捏的寿司饭团偏酸,他就想起关西老家浸过柿醋的腌萝卜,但巴黎超市的寿司醋总像掺了普罗旺斯阳光,在鲷鱼银白的肌理上渗出微妙的违和感。"要配合阿尔萨斯雷司令改良醋饭比例",银座三星主厨的忠告在视频电话里闪烁,师傅背后悬挂的"不易流行"字幅被时差切割得支离破碎。
食材的突围更显荒诞。山崎辗转三趟地铁找到的昆布供应商,是位突尼斯裔商人从马赛海运的替代品;筑地市场拍卖级的蓝鳍金枪鱼,需要提前三个月向挪威养殖场预定;去年冬季寒流导致北海道海胆断货,他不得不尝试用布列塔尼紫海胆制作军舰卷,却在法国美食评鉴网上意外收获"大西洋の恋"的浪漫点评。
这种文化嫁接甚至开始反哺传统。上周举办的日法融合料理展,山崎端出的鸭肝手卷让里昂老饕们惊艳——他用喷枪炙烤的焦痕替代了京都白味噌的醇厚,帕玛森芝士屑落在醋饭上的姿态,恍惚间与二十年板前生涯中纷扬的樱吹雪重叠。冷藏库深处,北海道产山葵与第戎芥末酱并肩而卧,像两枚跨越经纬度的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