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尚未散尽时,瓦努阿图的海洋已开始吞吐珍珠般的光泽。在埃法特岛西侧海域,咸湿的空气中忽然升起虹状水雾,七米长的深灰色背鳍划开绸缎般的海面。这是南太平洋座头鲸群抵达的季节,母鲸用宽阔的尾鳍托着新生幼崽浮出水面换气,幼鲸银白色的腹部在晨光中闪烁,如同坠入深蓝幕布的新月。
在这片由83个岛屿串成的翡翠项链上,座头鲸的迁徙路线与美拉尼西亚人的航海图腾重叠了千年。马勒库拉岛的长老仍能复述祖先与鲸灵订立的契约:当独木舟首镶嵌的砗磲贝反射第一缕日光,鲸群便会护送渔船穿越暗流涌动的海峡。如今这些承载着鲸骨雕刻的传说,正化作生态研究者笔记本里的数据——卫星追踪显示,每年6月至10月途经瓦努阿图的座头鲸,97%都会在喷气孔扬起时呈现15度标准倾角,与当地古籍记载的「鞠躬礼」完全吻合。
火山岩形成的海底悬崖为鲸群构筑起天然育婴室,却也让它们暴露在现代化渔具的威胁中。2017年,彭特科斯特岛的渔民在珊瑚礁缝隙发现缠满废弃渔网的幼鲸,这个事件催生出太平洋首个社区主导的「鲸群守护者」网络。当观鲸游船的马达声逼近哺乳区时,手持卫星通讯设备的岛民会驾着缝合棕榈叶帆的改装艇横挡航道,这种糅合传统智慧与现代保育的拦截方式,令每年误入渔网的鲸鱼数量下降了62%。
暮色降临时,维拉港的渔民会指向海天交界处翻涌的银浪。那些穿越12000海里洄游至此的巨兽,正用多频段鸣唱填补人类尚未破译的声谱空白。生物学家发现,瓦努阿图鲸群的歌声存在独特的复调结构,其音阶变化暗合当地流传的《潮汐叙事诗》,仿佛海洋深处某位古老的乐师,仍在用鲸鸣谱写群岛的液态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