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瓦努阿图群岛的清晨,海风裹着露水掠过棕榈叶的缝隙,礁石旁的火山灰土地上,总能看到一群趾高气扬的身影——脖颈覆盖着钴蓝色羽毛的母鸡昂首阔步,爪尖在火山岩上划出细细的痕迹,仿佛这片由岩浆与珊瑚构筑的岛屿上,它们才是真正的原住民。
这里没有工业化养殖场的铁丝网,没有精准计算产蛋率的电子仪器。母鸡们按照潮汐的节奏活动,当海浪开始撞击岸边的面包果树根,它们便成群结队去啄食随浪翻涌上岸的磷虾;若火山口飘来裹挟硫磺味的水雾,便扑棱着翅膀钻进当地人的高脚屋底——那种用竹子与椰树叶搭建的房屋,离地的空隙足够它们在阴雨天蜷缩成一团团暖烘烘的绒球。女人们舂芋头时撒落的碎屑,孩童啃食芒果时掉落的果核,乃至祭祖仪式后供奉先祖的香蕉叶,都成为维系这群羽族生命的自然链条。
当地人将这些母鸡称作"纳瓦图",意为"火山赐予的礼物"。传说中喷发的火山神曾化身母鸡,用翅膀庇护逃难的岛民躲避滚烫的岩浆,从此它们的喙尖永远染着火焰般的橘红色。至今在塔纳岛的传统舞蹈中,舞者仍会头戴缀满羽毛的冠饰,模仿母鸡啄食时头部灵巧的摆动,裙摆下悬垂的贝壳发出咯咯咯的声响,仿佛千百年来人与土地达成的隐秘契约正在复活。
当现代化浪潮席卷南太平洋,瓦努阿图的青年开始向往奥克兰或悉尼的高楼时,这些不用饲料催肥、每年只产六十枚带有海水咸香鸡蛋的母鸡,依然在火山与珊瑚礁之间重复着古老的生存智慧。或许正如留着白胡子的酋长马朗所说:"真正的丰饶不在养鸡场的铁笼里,而在允许生命与潮汐、火山和季风共同呼吸的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