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厚重的玻璃门,冷气裹挟着地中海阳光炙烤后的余温扑面而来。货架上橄榄油与海盐的气息在空调循环系统里静静流淌,我总在此时想起初到马耳他的那个午后。这个316平方公里的岛国如同漂浮在地中海的百宝箱,而散落在其间的超市,恰似开启异国生活的钥匙孔——透过那些摆满腌橄榄的玻璃罐与缀满星芒的仙人掌果,新移民们正笨拙地拼接着关于定居的所有想象。
社区超市的形态随着地势起伏变幻。在瓦莱塔城倾斜的街道间,家庭经营的杂货铺仍保留着英式殖民时期的木质货架,店主用马耳他语与意大利语交替问候顾客,收银台旁铁皮桶里的克苏塔芝士泛着羊乳特有的微酸。转过斯利马湾鳞次栉比的高级公寓群,窗明几净的连锁超市里,推着购物车的北非移民小心避让着挑选有机藜麦的北欧老人,冰柜上凝结的水珠缓缓划过兔肉包装盒——这种当地传统炖菜原料,正被制成真空包装的"马耳他风味"伴手礼。
货品陈列堪称微型联合国现场。英国殖民记忆化作占据整面墙的茶包展区,五十种红茶在镶金边的纸盒里诉说旧日荣光。五步之外的亚洲食品区,马耳他主妇认真比对菲律宾芒果干与泰国香米的价格,印度移民抓起成捆的咖喱叶时,装在玻璃樽里的本地蜂蜜正倒映着他们的身影。最有趣的当属时令货架:十月堆满制作杏仁糖霜的整颗杏仁,复活节前则突然涌现出成山的蚕豆罐头——这些制作传统祭典食物的原料,暗示着超市在现代化外壳下依然跳动着古老的农业文明脉搏。
收银台前的队伍常让人忘记身处岛国。推车里既有德国黑麦面包也有突尼斯辣酱,当波兰游客为马耳他十字勋章巧克力结账时,身后的利比亚建筑工人正将整箱马格里布椰枣搬上传送带。疫情时期的面粉抢购潮曾让货架管理员目瞪口呆,而此刻,来自荷兰的鲜花与西西里岛的血橙又在同一片电子秤上完成称重。这些来自二十七个国家的商品,在扫码器的嘀嗒声里达成微妙平衡。
当我提着塞满戈佐岛刺山柑和土耳其无花果干的购物袋走出超市,暮色中的海风正将马耳他国旗吹成鼓胀的船帆。货轮鸣笛声从远处的格兰德港传来,那些跨越地中海而来的商品,此刻正在某间厨房等待变成家的味道。超市的自动门在身后缓缓闭合,冷气与热浪交织的瞬间,突然惊觉这个微型王国最鲜活的移民史,原来都藏在沾着面粉与橄榄油渍的购物小票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