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羽田机场的抵达大厅,拖着沉重行李箱的安娜凝视着显示屏上跳动的日文假名,耳边陌生的语音广播与记忆中的海浪潮汐声重叠在一起。这是她第三次以"技术实习生"身份踏入日本国土,右手掌心还留着冲绳海盐厂流水线上的茧,左肩肌肉却已提前为即将入职的北海道水产加工厂绷紧——从赤道岛屿到北方列岛,数万与她相似的迁徙者正沿着日本产业的缝隙扎根,用异乡人的汗水浇筑着这个老龄化社会的基底。

东京新宿区役所的走廊永远弥漫着陈年纸张和焦虑交织的气味。来自马绍尔群岛的移民律师詹姆斯刚帮一位萨摩亚客户填完第17份在留资格申请表,抬头便看见电子屏显示"外国人住民比例:23.7%",这个十年前还停留在个位数的数字,如今正随着日本《特定技能签证》的扩招政策疯狂跃动。他想起上周在葛饰区走访的菲律宾社区,三代同堂的家庭将玄关处的佛龛与圣母像并置,孩子们用关西腔的日语争论该把校服第二颗纽扣献给棒球队长还是新晋虚拟偶像。
横滨中华街的夜色里,瓦努阿图移民第二代少女美羽正在直播带货,背后的LED屏幕播放着用太平洋贝壳装饰的盂兰盆节灯笼。当她用流利的双语解释"南岛纹样与和服腰带的混搭美学"时,实时翻译软件在四十种语言间穿梭,将八百公里外父辈们守护的独木舟雕刻技艺,换算成数字时代的新宿购物狂潮。而在冲绳宫古岛的潜水学校,皮肤黝黑的帕劳籍教练正指着珊瑚礁间的古代沉船,向日本学员讲述二战时被征用的岛民故事,咸涩的海风裹挟着历史的盐粒,重新腌制着"日本人"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