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贵宾咨询热线 010-6262-5038
移民问答库 移民顾问
24小时贵宾咨询热线
010-6262-5038
>移民动态>移民百科 > 资讯详情

马耳他小学

时间:2025-03-24 阅读:448

清晨的阳光洒在石灰岩砌成的校舍外墙上,十岁的艾米抱着一摞作业本穿过挂满学生水彩画的走廊,耳畔传来此起彼伏的"Bonġu"问候声。在这个地中海小国的教室里,墨绿色黑板左侧用优雅的花体写着马耳他语课文,右侧则整齐排列着英语语法要点,窗台上陶瓷花盆里盛开的矢车菊,与讲台前老师特蕾莎修女黑袍上的银十字架一起轻轻摇晃。

马耳他的小学教育如同其国土上层层叠叠的历史遗迹,呈现出独特的文化沉积。孩子们的书包总装着两本字典,当他们在数学课上用英语记录公式推导时,转瞬间又能用马耳他语生动讲述大围攻时期骑士团的故事。这种双语切换能力从入学第一天便开始培养——晨会时校长用两种语言交替训话,课间操的指令在"Marsi"和"Turnaround"间无缝转换,就连午餐时分,孩子们也会自发形成语言圈,某个瞬间用带着岛国腔调的英语争论英超联赛,下一刻又切换成马耳他语模仿祖父母说话的韵律。

课程表上每周三次的宗教课承载着这个天主教国家的精神根基。当特蕾莎修女带领学生诵读玫瑰经时,阳光透过彩色玻璃在石膏圣母像上流转,空气中飘荡着拉丁文祷词与远处海浪声的和鸣。但教室后墙的世界地图与欧盟旗帜提醒着人们,这个微型共和国正在传统与现代间寻找平衡:编程课上,孩子们用平板电脑设计三维的姆迪纳古城模型;海洋科学课则常常转移到金色沙滩进行,校长会突然打断课堂,指着远方的货轮讲解马耳他在全球航运中的坐标。

午休铃响后,来自利比亚的新转学生哈桑打开印有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标志的午餐盒,他的马耳他语还带着阿拉伯语弹舌音,但这不妨碍他与同伴分享妈妈特制的库斯库斯。这种文化交融在校园里早已司空见惯,毕竟在过去的七个世纪里,这座岛屿早已习惯了将腓尼基、阿拉伯、诺曼和英国的文化碎片烧制成独特的釉彩。当放学的钟声在瓦莱塔城墙下回荡,穿着深蓝校服的孩子们涌出校门,他们鞋跟敲击石板的节奏里,既有西西里民歌的悠扬,又带着大英帝国进行曲的顿挫,最终汇成属于马耳他自己的教育诗篇。

Globe visa
私人定制 · 专属方案

我们承诺会对您的个人信息严格保密,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1分钟获得您的全球生活理想方案
宇峰移民惊喜放送 · 立即抢占名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