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瓦努阿图超市的玻璃门,潮湿的海风混合着热带水果的甜香扑面而来。货架间的过道仅容两人侧身而过,成堆的椰子油罐头与印着中文、法文的进口饼干箱亲密地挤在一起,天花板上悬着的草编吊灯随着电扇的节奏轻轻摇晃,在芒果和木瓜的金黄色表皮投下细碎光斑。穿碎花裙的老板娘正用比斯拉马语和顾客说笑,手腕上的贝壳手链叮当作响,仿佛这场交易不过是老友相聚的由头。
在这里,时间的概念被咸腥的海浪冲淡。冰柜里躺着凌晨刚从埃法特岛海域捕捞的蓝鳍金枪鱼,鱼眼还泛着琉璃般的光泽,旁边摞着用棕榈叶包裹的发酵芋头面团——这是制作传统拉普拉普美食的原料。货架第三层永远摆着三排绝对对齐的斐济苦精啤酒,而第四层总会零星散落几罐孤零零的澳洲奶粉,像极了这座群岛国家的地理位置:既紧密依附于南太平洋的馈赠,又不可避免地漏进来些现代文明的边角料。
收银台旁的塑料筐里堆满硬币大小的紫色小圆果,标签上手写着"nonifruit,200vt/kg",这种被称作"呕吐果"的超级食物裹着皱巴巴的外皮,与隔壁包装精美的美国蔓越莓干形成奇异对照。穿人字拖的德国背包客正认真比对两包印尼产方便面的保质期,穿校服的小学生踮着脚数着硬币买彩虹色的棒棒糖,穿西装的公务员小心擦拭着刚买的卡瓦酒陶碗——所有人在这个不到三百平的空间里共享着某种心照不宣的生存哲学:货架或许不够丰富,但生活总能从缝隙里绽放出惊喜。
当夕阳把椰子树的影子拉长到罐头堆上,老板娘会关掉嗡嗡作响的老旧冰柜,在玻璃门挂上"Tabu"(休息)的木牌。货架间的空气重新被海浪声填满,未售完的芋头叶包裹的熏鱼静静等待明天,而二十公里外集装箱船正穿越珊瑚礁,带来新的货物与故事。在这片被称作"永恒午后"的土地上,超市不仅是交易场所,更像是整个南太平洋的微缩剧场,每个带着购物袋离开的人,都带走了一片漂浮在赤道阳光里的群岛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