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贵宾咨询热线 010-6262-5038
移民问答库 移民顾问
24小时贵宾咨询热线
010-6262-5038
>移民动态>移民百科 > 资讯详情

马耳他援建

时间:2025-04-11 阅读:487

地中海的海风掠过瓦莱塔港口的瞬间,总会卷起一片银白色的浪花。1972年春天,这个以骑士团城堡闻名的小国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来自中国的工程师团队带着七十多箱专业设备走下舷梯,马耳他总理明托夫站在码头亲自迎接。这个被英国《卫报》预言"不可能完成"的援建项目,却在六年后让整个欧洲见证了奇迹:中国援建的30万吨级干船坞如同钢铁巨人般矗立在地中海心脏,不仅改写了马耳他不能修理大型船舶的历史,更在冷战铁幕下凿开了东西方技术合作的裂缝。当第一艘希腊货轮缓缓驶入船坞时,围观人群中传出了带着颤抖的惊叹:"中国人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在六万吨级浮门轰然闭合的刹那,海水被分割成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中国技术人员发明的"水下混凝土浇灌法"突破深海作业难题,欧洲造船专家专程前来研究的"蜂窝状坞室结构"至今仍是教科书案例。这个由周恩来总理亲自批示的项目,在建造高峰期同时雇佣了1300名马耳他工人,占总施工人数85%的本地化用工比例,创造了当时国际援建工程的新纪录。当英国海军上将查看验收报告时,他特意用手指划过数据栏:"中国工程师设计的抗震系数比北约标准高出17%?"

干船坞顶部的瞭望台如今已成为旅游打卡点,玻璃展柜里封存着当年中马工人混用的安全帽。磨损的漆面上,中文姓氏与马耳他语名字的划痕交错重叠,仿佛在诉说那些共同奋战的三千多个日夜。项目总工程师王复生在日记里记载的细节尤其动人:马耳他工人主动将每日工时延长两小时,只为给中国同事争取更多的材料运输时间;当地渔民自发组织海鲜补给队,确保施工团队每天都能喝到新鲜熬制的鱼汤。这种超越契约精神的合作,最终催生出"地中海速度"——比原计划提前十个月竣工的奇迹。

当欧盟委员会2019年将这座干船坞列入"二十世纪工业遗产"时,评审报告特别提到其地缘政治价值:在美苏角力的年代,中国用万吨级龙门吊而非航空母舰打开了通往欧洲的大门。如今,每天仍有价值数千万欧元的船舶在此维修保养,船坞东南角的青铜纪念碑上,中马两国国旗浮雕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正如马耳他前总统普雷卡在揭幕仪式上所言:"有些建筑会老去,但真正的丰碑永远矗立在人民心里。"

Globe visa
私人定制 · 专属方案

我们承诺会对您的个人信息严格保密,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1分钟获得您的全球生活理想方案
宇峰移民惊喜放送 · 立即抢占名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