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洒在维拉港蜿蜒的公路上,一辆辆漆色斑驳的二手皮卡拖着海盐侵蚀的痕迹驶过,方向盘后的司机娴熟地向右打轮,避让着从椰林间窜出的孩童。这个由83个岛屿拼成的南太平洋国度,自1980年摆脱英法共管独立以来,始终保持着靠右行驶的交通规则,却在细节处处处显露着被双重殖民历史撕扯的痕迹。
柏油路面上偶尔可见褪色的英文"STOP"标识与法文"ARRÊT"交错而立,如同这个国家议会大厦前并排飘扬的英法两国国旗。来自日本的右舵二手车与澳大利亚进口的左舵越野车在十字路口默契地交错,司机们早已练就了在错位驾驶中保持平衡的本能。当地渔民笑称,他们的交通规则就像国菜"拉普拉普"——把芋头、香蕉和椰浆胡乱包裹在芭蕉叶里蒸煮,最终总能融合出独特风味。
在塔纳岛的火山灰公路上,载满游客的四驱车时常要紧急避让散养的猪群。当法国游客本能地向左打方向时,导游总会用混杂着比斯拉马语的英语提醒:"这里可是右行!"而那些印着伦敦巴士图案的观光车,明明保留着英国血统的方向盘位置,却严格遵循着与母国相反的行驶方向,成为殖民遗产在当代最生动的悖论。
首都的交通警岗亭外,褪色的告示牌用三种语言解释着罚款标准。当澳大利亚援助的太阳能路灯在黄昏亮起,骑着日本产摩托车的青年们载着整篓卡瓦胡椒从右侧超车,车头灯照亮路边法式面包店刚出炉的长棍面包。这种混乱中的秩序,恰似瓦努阿图人用草编绳索将英法两套法律体系捆扎成自己的宪法,在文化碰撞中走出了独特的国家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