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太平洋岛国斐济在边境口岸和移民检查中加强了对瓦努阿图护照持有者的审查力度,这一举措引发了区域内外对跨国人口流动、证件安全以及太平洋岛国间关系的广泛关注。据斐济移民局披露,过去三个月内,已有超过20名持瓦努阿图护照的旅客因"证件真实性存疑"被拒绝入境,另有3起涉嫌伪造护照案件被移交警方调查。这场看似常规的边境管控行动,实则折射出太平洋地区日益复杂的移民治理挑战。
瓦努阿图的投资入籍计划长期以来被视为"黄金护照"市场的热门选项。该国自2017年起向外国投资者开放公民身份申请,最低捐赠13万美元即可获得护照,且审批流程相对宽松。这本可免签进入130个国家和地区的护照,逐渐成为部分非法移民集团眼中的"工具"。斐济移民官员透露,查获的异常护照中,部分存在照片替换、生物信息不符或芯片数据异常等问题,甚至有犯罪团伙通过篡改原始档案为偷渡者"洗白"身份。
斐济的严查行动与其国家安全战略升级密切相关。2023年发布的《斐济边境安全白皮书》明确指出,跨国犯罪组织正利用太平洋岛国间签证互惠政策进行人口贩卖、毒品运输等非法活动。瓦努阿图护照的免签优势,使其成为犯罪链条中的关键环节。斐济海关近期启用的新型移动端护照鉴定设备,能够在15秒内比对37项防伪特征,这种技术升级显著提高了异常证件的识别率。
该政策引发的连锁反应正在显现。瓦努阿图公民身份委员会已向斐济提出外交照会,要求提供具体核查标准以避免"过度审查"。而斐济旅游业协会数据显示,瓦努阿图赴斐游客量同比骤降42%,部分旅行社开始建议客户改用澳大利亚或新西兰中转。值得注意的是,区域合作机制也在同步加强——太平洋移民局长会议拟于下月讨论建立统一护照安全数据库,斐济、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六国已承诺共享证件样本信息。
这场护照核查风波揭示了太平洋岛国在开放与安全之间的平衡难题。对于依赖旅游业和投资移民的瓦努阿图而言,如何维护护照信誉成为当务之急;而斐济的强硬举措则凸显小国在全球化背景下维护边境主权的现实困境。随着气候变化导致的潜在移民潮加剧,太平洋地区或将面临更多类似的治理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