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灾难预言”
刷屏中国平台
这两天,一条关于“2025年7月5日,日本将发生毁灭性灾难”的传言,在中文互联网上莫名其妙地火了起来。
主角是一位日本漫画家たつき諒(Tatsuki Ryō),她1999年曾出版过一本名为《私が見た未来》(中文译为《我所看见的未来》)的短篇灵异漫画集,作品灵感据说来自她的“梦境记录”。
这本漫画原本并不出名,但在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发生后,有读者重新翻出书中一页,只见画面中写着:
“2011年3月,大灾难将发生在东日本。”
这条内容一时间被许多人视为“命中了3·11大地震”,也因此让たつき諒一跃成为所谓“漫画预言家”。
她后来在2021年短暂复出,并发布漫画重制版《我所看见的未来・完全版》,并在书中描绘了另一个梦境:
“2025年7月5日,日本将遭遇巨大的灾难。”
这段梦境详细描述了日本沿岸遭遇巨大地震,随后海啸袭来,部分地区沉入海中,甚至波及东亚周边。她特别标注了具体时间:“凌晨4点18分”。
不同于早年只有小圈子在讨论,如今这个“预言”,已经成了一个全球性话题。
日本媒体罕见地连续追踪,并采访地质学者与政府部门,虽否认其科学性,但造成了很大的社会性恐慌;
欧美平台与社交媒体,各大平台也在纷纷转发因这个预言导致欧美游客取消日本大阪世博会的机票与酒店的订单。
香港、新加坡也纷纷转载了这段“神秘梦境”,配上“灾难心理学”或“集体焦虑”的解释框架,甚至有航空公司都减少了4月-10月的航班次数。
而在中文互联网,就更不用说了——视频号、小红书、微博、抖音,直接把这事推上热搜榜前列。
这事传得这么火,还不是什么早期内容,是今年5月突然爆出来的。你说它是不是巧?
7月是暑假,
咱就客观讲讲时间节点吧——
再过一个多月,中国就要迎来暑假旅游旺季,也是一年一度的家庭出境高峰。
而日本那边呢,正赶上2025年大阪世博会,从4月一直持续到10月,其中的7月,是展会的流量核心期。
日本媒体早就开始预热,地方政府和观光机构也都盼着能借着这波暑假客流,把经济稍微拉一把。
你想想看,家庭带娃出游最常选的目的地,还是那几个——东南亚、日本、韩国。
暑期档,短线亚洲游一直是主力。
结果这个时候,网络上开始热传“7月5日日本将发生重大灾难”的预言,消息一波接一波地冒出来,还配上图、时间、梦境原文……各种版本都有。
事情传得快,覆盖面也广,让不少本来打算出行的家庭有点动摇。
旅游平台那边也说,这几天咨询行程改签的人明显变多了。
再看看国内最近在做什么:
刚刚降准降息,货币在释放,电商平台、各地文旅活动,一波波上热搜,鼓励消费的信号非常密集;该消费就消费;
房地产开始宽松,鼓励“该买就买”;
从宏观调控到宣传导向,核心目标其实都很清楚——希望大家的钱,能更多地留在境内流转,而不是花在国外。
去年春节前后,东南亚旅游热得发烫。
结果一波“泰国绑架案”的消息精准登上热搜,几天内传遍全网。
不少家庭本来已经买好票、订好行程,结果临时退票的、改签的,明显变多。中国南方城市,尤其三亚,一晚1000的酒店还是供不应求。
热度过去之后,大家该上班的上班该上学的上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