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海外资产配置和移民规划的热度上升,"买房移民"成为不少投资者关注的焦点。一些国家如希腊、葡萄牙等推出的购房获居留政策,让许多人产生了一个疑问:在日本购置房产是否也能实现移民目标?这种看似便捷的路径背后,隐藏着复杂的法律条文和政策限制。
日本移民政策体系中并不存在"购房直接获身份"的条款。这个岛国的移民准入始终与经济活动、专业技能或家庭关系紧密挂钩。以常见的经营管理签证为例,申请人需在日本设立公司并实际开展业务,年营业额达到400万日元以上,且雇佣本地员工或创造显著经济贡献。购置房产本身并不等同于经营行为,即便将房屋出租,若未形成规模化的物业管理业务,也难以被认定为合规的商业经营。
房地产投资在移民规划中并非全无价值。持有价值2000万日元以上的不动产可作为申请"高度人才签证"的加分项,但这项签证的核心评分标准仍集中在年收入、学历、工作经历等个人资质。部分投资者通过成立不动产管理公司,将购房行为转化为经营项目,这种方式虽具备可行性,却需要面对复杂的税务申报、持续性的运营投入以及每年续签签证的审核压力。
日本法务省数据显示,2022年通过经营管理签证获得居留资格的外国人中,仅12%涉及不动产行业,且多数企业同时经营民宿、物业管理等衍生业务。这反映出单一房产持有难以满足移民审查要求。移民律师协会的案例研究显示,曾有投资者因未能证明持续经营能力,在签证续签时遭遇驳回,价值数亿日元的房产反而成为难以处置的负资产。
对于真正希望移居日本的人士,更稳妥的路径是先取得长期居留资格再考虑购房。技术人文签证要求申请者受雇于日本企业,语言学校过渡后就业成为常见选择;高度人才签证则通过积分制筛选专业精英。当获得永久居留权(通常需连续居住10年)或归化入籍后,购房将不再与移民身份绑定,真正实现资产配置与生活规划的分离。这种分步走的策略虽耗时较长,却更符合日本社会注重长期贡献的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