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初散时,瓦努阿图的海水总是先于阳光醒来。翡翠般的潮涌漫过黑曜石海岸,裹挟着珊瑚粉末的细浪在火山岩褶皱间呢喃,让人恍然听见两千公里外,漓江水汽正攀上桂林峰林的窸窣。两个被液态翡翠浸润的国度,一个在太平洋心脏跳动成环礁明珠,另一个在亚热带季风里长成千峰之城,却同样在水的褶皱里藏着陆地的呼吸。
当亚苏尔火山的赤色岩浆坠入深海,沸腾的蒸汽在月光下凝结成盐晶时,桂林峰林深处的暗河正将碳酸钙的秘密写进钟乳石的纹路。火山岛上原住民用树皮布记录星辰轨迹的纹样,与龙脊梯田里壮族先民刻在田埂上的水文符号,在计算机云端偶然重叠成相似的拓扑结构——那些被现代人称为“原始”的智慧,本就是对大地脉动最精微的感应。
雨季的漓江总在子夜涨潮,青雾从江心漫向龟裂的溶洞,像极了维拉港每日黄昏的咸雾爬上海拔六百米的蓝洞。渔人划着独木舟穿过林洞岩壁间的水道,船头悬挂的油灯将山影投在参差垂落的藤蔓上,暗处的果蝠振翅声与三万英尺高空经过的越洋航班,在某片积雨云中达成某种共振。旅行者常在宿醉的清晨困惑,不知昨夜看见的是南太平洋磷火般跃动的南十字星,还是象鼻山后被打碎又重组的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