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瓦努阿图首都维拉港的街头市场,阳光透过椰子树叶的缝隙洒在一排排五颜六色的编织物上。几个当地工匠席地而坐,手指灵巧地翻飞,手中的棕榈叶逐渐显露出圆弧形的轮廓——这不是普通的草帽或篮子,而是被称为“瓦努阿图眼镜”的独特存在。这些以天然材料手工编织的装饰品看似是护目镜的外形,却在镜框处缀满象征丰收的贝壳与象征勇气的野猪獠牙,镜腿缠绕着赤道海岛特有的红色木槿纤维,仿佛将南太平洋的阳光与神话封印在了方寸之间。
当地长老埃里克·索佩盘腿坐在芒果树下,向游客展示一副已有半个世纪历史的眼镜。他粗糙的指尖抚过发黑的竹制镜架解释道:“我们的祖先戴着它驱赶恶灵,年轻人用它迎接成年礼,现在的游客则当作护身符。”这种源于部落巫医仪式的物件,曾用露兜树叶编织成封闭的“镜片”,让佩戴者在恍惚中与先祖对话。随着现代文明渗入,传统手工艺者巧妙地将镂空花纹与现代光学镜片结合,让神秘符号与实用功能产生了跨时空的共振。
在桑托岛的工作坊里,匠人玛琳娜正用火山岩磨制玄武岩镜片,黑色石片上逐渐浮现出海豚跃浪的古老图腾。她说:“每副眼镜都在讲述不同岛屿的故事——东侧的眼镜缀满象征海洋的蓝色珠贝,西侧则偏爱镶嵌代表火山的赭红色珊瑚。”这种源自部落战争时期用于威慑敌人的面部装饰品,如今成为国家博物馆收藏的“会呼吸的文物”,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急需保护的非遗项目。当法国设计师将光纤编入棕榈叶镜架,当澳大利亚眼科专家为其适配近视镜片,这些穿梭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眼镜,正在太平洋上折射出文化存续的奇妙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