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初,随着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地区扶植伪满洲国政权,一场以“国策移民”为名的大规模殖民运动逐渐展开。根据日本政府1936年颁布的《满洲农业移民百万户移住计划》,日本计划在20年内向中国东北及内蒙古东部地区输送500万移民,这一数字超过了当时日本本土总人口的7%。尽管实际移民数量因战争局势变化未能达到既定目标,但截至1945年日本战败,仍有约27万日本农业移民在伪满洲国境内建立了881个“开拓团”据点,控制着相当于日本本土耕地面积三倍的土地。这些被冠以“开拓”之名的移民群体,实质上是日本军国主义实施领土蚕食、资源掠夺和社会控制的重要工具,其规模与布局深刻暴露了殖民者企图永久改变东北人口结构的政治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