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贵宾咨询热线 010-6262-5038
移民问答库 移民顾问
24小时贵宾咨询热线
010-6262-5038
>移民动态>移民百科 > 资讯详情

二战日本有多少人移民

时间:2025-08-05 阅读:899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国内的移民政策与其军事扩张紧密交织,形成了复杂的人口流动图景。从20世纪30年代初至1945年战争结束,日本政府以“开拓团”为核心,有计划地推动向海外殖民地的移民。这一现象不仅是人口迁移行为,更是军国主义政权为巩固占领区统治、掠夺资源而制定的战略工具。

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后,日本迅速启动了所谓的“百万户移民计划”,目标是在20年内向中国东北输送500万农业移民。截至1945年,实际移居东北的日本平民约27万人,其中85%属于农业移民团体。这些移民多来自日本农村贫困地区,在关东军的庇护下强占原住民耕地,建立了近900个开拓村。若计入军政人员及其家属,东北地区的日本总人口在战争末期达到155万,其中近四成为移民。

除中国大陆外,日本对台湾、朝鲜半岛的移民也在同步推进。台湾总督府自1930年代实施“内地延长主义”,吸引约32万日本人移居台湾,其中半数集中于基隆、高雄等战略港口。朝鲜半岛的日本移民则集中在工业领域,1942年统计显示在朝日本人达75万,较1910年增长近10倍。值得注意的是,这组数据包含大量临时派遣的技术工人与管理人员,其流动性显著高于大陆移民群体。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将移民范围拓展至东南亚占领区。1943年《南方开发计划》企图向菲律宾、印尼等地输送50万移民,但因战局恶化,实际定居者不足3万人,主要集中在吕宋岛和马尼拉周边。海军省同期秘密实施了向太平洋岛屿的移民计划,约1.2万平民被安置在特鲁克、塞班等军事基地,这些人口在美军反攻中遭受惨重伤亡。

据统计,整个战争期间日本海外移民总数超过300万,若包含短期派驻的军属及技术人员,峰值时期海外日本人可能突破400万。但这类数字存在统计模糊性:部分学者指出,战时环境下的人员流动往往混入了被强征的劳工与军事人员。战后遣返数据或许更具参考价值——1945-1950年间,盟军从亚洲各地遣返的日本平民约340万人,其中约9%是战争期间的新移民。这些数字背后,既折射出军国主义政权的地缘野心,也记录着无数被裹挟进战争机器的普通人的命运轨迹。

Globe visa
私人定制 · 专属方案

我们承诺会对您的个人信息严格保密,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1分钟获得您的全球生活理想方案
宇峰移民惊喜放送 · 立即抢占名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