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飞机穿透云层,机翼下方散落的翠绿岛屿如被神灵随意抛洒的翡翠。当舷梯接触维拉港国际机场跑道的瞬间,混杂着海盐与鸡蛋花香的暖风扑面而来,皮肤最先记住了这个南太平洋岛国的触感——83个岛屿串联成的国度,此刻正用38摄氏度的热带体温拥抱着每位初访者。
首都维拉港的晨光总是沾着海的湿度。海滨大道旁的早市里,裹着明亮印花布料的女人们头顶竹篮穿梭,火山岩烤制的拉普拉普芋泥飘着椰奶香,混着刚剖开的波萝蜜甜腻气息在空气里发酵。中央邮局里那张全球唯一的水下邮局明信片值得细细挑选,盖上特殊的防水邮戳,投递进三米深海水中的红色邮筒时,会有一群霓虹色的珊瑚鳟鱼在玻璃窗前好奇张望。
第二日的晨曦中,皮卡车载着往北颠簸两小时,灌木丛突然退让出一片用棕榈叶编织的圆形穹顶。在埃卡萨村落的图腾柱前,皮肤黝黑的酋长用火山灰在来客额头画出部落图腾,孩子们赤脚踩着大地蹦跳出古老的祈福舞步,当夯土灶台升起炊烟,芭蕉叶包裹着腌渍了整整三日的海水鱼正在炭火上滋滋作响。暮色四合时,跟随长老走进禁忌森林,黑暗中突然亮起成片的萤火虫,像是有人把南半球的星河揉碎了撒在树冠之间。
乘坐双螺旋桨小飞机冲向塔纳岛那天,螺旋桨的轰鸣逐渐被另一种更原始的巨响吞噬。伊苏尔火山口的硫磺烟雾里,暗红色熔岩如巨兽的舌头般翻卷,每声爆裂都震得脚底黑曜石地面微微发颤。当地向导坚持要在日落时分折返,当夕阳把火山云染成血橙色,岩浆喷发的轨迹会恰好与晚霞中的金星连成一线,据说这是远古先祖返乡时留下的天路航标。
最后三日飘荡在桑托岛的蓝洞之间。划着独木舟钻进钟乳石洞穴的刹那,海水突然呈现出不可思议的蒂芙尼蓝,二十米深的水下能见度让阳光在珊瑚教堂的尖顶上折射出彩虹光晕。当戴着草编氧气头盔潜入SS柯立芝总统号沉船时,锈蚀的船体早已被鹿角珊瑚改造成水下城堡,成群的扳机鱼从舰桥舷窗游弋而出的画面,恍惚间让人分不清战争残骸与海洋秘境的时间界限。
返程航班腾空时舷窗外正掠过雷纳克火山,这座世界上最易亲近的活火山口仍在吞吐烟圈。玻璃上倒映着护照页新盖的入境章,维拉港海关官员特意用蓝色墨水加盖的图案,细看竟是简笔勾勒的棕榈树与海龟——这个把火山灰当胭脂、用潮汐计时的国度,连官方印鉴都浸透了对自然的赤子之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