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地中海中部的马耳他群岛,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变迁,常常引发人们对它归属问题的好奇。这个面积仅316平方公里的岛国,由马耳他岛、戈佐岛等五个岛屿组成,距离意大利西西里岛仅90公里,与北非的突尼斯相距约300公里。历史上,这片土地曾被多个文明争夺,但“属于西班牙”这一说法却是一个典型的误解。

马耳他的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5900年的新石器时代。在漫长的岁月中,腓尼基人、罗马人、拜占庭人先后在此建立统治。公元870年,阿拉伯人征服马耳他,带来了灌溉技术和阿拉伯语词汇,这些元素至今仍在马耳他语中留存。11世纪时,诺曼人从阿拉伯人手中夺得马耳他,将其纳入西西里王国版图。1282年西西里晚祷事件后,阿拉贡王国获得西西里统治权,这或许成为部分人误认为马耳他归属西班牙的源头。但事实上,阿拉贡王国对马耳他的统治仅停留在名义上,实际控制权仍属于西西里封建领主。
真正与西班牙产生直接关联的时期是16世纪初。彼时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通过与神圣罗马帝国的联姻,建立了庞大的殖民帝国。不过这段时期马耳他的命运并未与西班牙深度交织——1523年,被奥斯曼帝国驱逐的圣约翰骑士团经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授权,以每年象征性缴纳1马耳他鹰租金的条件获得马耳他统治权。这种租赁关系持续了268年,骑士团在岛上建造了著名的瓦莱塔城,并成功抵御了1565年奥斯曼帝国的“马耳他大围攻”。
拿破仑在1798年短暂占领马耳他,英国随后在1800年夺取控制权。1814年《巴黎条约》正式确认马耳他成为大英帝国殖民地,直至1964年9月21日宣布独立。这段殖民历史塑造了马耳他的英语普及度、左行交通系统等英联邦国家特征。2004年加入欧盟后,马耳他成为欧盟最小的成员国,使用欧元作为法定货币,逐渐发展成为重要的金融和旅游中心。
当代马耳他的文化呈现独特的“地中海融合”特质。马耳他语作为官方语言之一,既有阿拉伯语根基又融合了大量意大利语词汇,路牌使用与西班牙相似的拉丁字母,这种语言特征或许加深了外界对它与西语国家的联想。但历史档案清楚显示,西班牙政权从未对马耳他实施过实质性统治。那些将马耳他与西班牙联系起来的说法,或许源自对地中海地区复杂历史脉络的模糊认知,或是受到两地部分文化相似性的误导。今天的马耳他共和国,正以其湛蓝海水间的史前神庙、骑士团时期的军事建筑和温暖的地中海气候,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国家篇章。